首页 > 近义词

虚无的近义词(30个)

共找到 30 个虚无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空虚([kōng xū]):指内心或精神上感到空荡荡,没有充实感或目标,常形容一种失落的状态。
  2. 空洞([kōng dòng]):形容内容或实质的缺失,缺乏深度或意义,常用来描述言辞或思想。
  3. 渺茫([miǎo máng]):指事物遥远模糊,难以捉摸或把握,常用来形容希望或前景的不确定性。
  4. 空幻([kōng huàn]):指不真实、如梦如幻的状态,形容某种事物缺乏现实基础。
  5. 虚幻([xū huàn]):形容不切实际、如梦境一般,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。
  6. 虚浮([xū fú]):指表面上看起来有内容,但实际上没有根基或实质。
  7. 空无([kōng wú]):形容完全没有内容或存在,空空如也的状态。
  8. 虚渺([xū miǎo]):指遥远而不可及,带有不真实或难以企及的意味。
  9. 虚无([xū wú]):指空无一物或毫无意义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一种空荡或无价值的感觉。
  10. 空泛([kōng fàn]):形容内容空洞、不具体,缺乏实际意义或针对性。
  11. 空疏([kōng shū]):指内容稀疏、不充实,缺乏实质性的东西。
  12. 虚淡([xū dàn]):形容淡薄、不浓烈,缺乏强烈的存在感或影响力。
  13. 空寂([kōng jì]):形容空荡寂静的状态,常用来描述环境或内心的孤寂感。
  14. 虚空([xū kōng]):指空荡荡的空间或状态,常用来形容没有实物或意义的境地。
  15. 空茫([kōng máng]):形容空荡而迷茫的感觉,带有一种无从着落的情绪。
  16. 虚弱([xū ruò]):虽然多指身体或力量的薄弱,但也常用来形容精神或意志的空乏状态。
  17. 空荡([kōng dàng]):形容空空荡荡,没有充实的内容或存在,常指空间或心情。
  18. 虚缈([xū miǎo]):指虚幻而遥远,带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意味。
  19. 空阔([kōng kuò]):形容宽广而空荡,常用来描述空间或心境的无边无际。
  20. 虚薄([xū báo]):指内容或力量的薄弱,缺乏厚重感和实质性。
  21. 空荒([kōng huāng]):形容荒凉而空荡,常用来描述无人居住或无生命力的地方。
  22. 虚飘([xū piāo]):指飘忽不定,没有根基或实感,常形容思想或状态。
  23. 空落([kōng luò]):形容内心或环境有一种失落、空荡的感觉,缺乏充实。
  24. 虚寂([xū jì]):指空虚而寂静的状态,常用来形容心境或环境的冷清。
  25. 空冷([kōng lěng]):形容空荡而冷清的感觉,常用来描述气氛或环境。
  26. 虚冷([xū lěng]):指空虚而冷漠的状态,缺乏温暖或情感的支撑。
  27. 空虚寂寞([kōng xū jì mò]):形容内心空荡且感到孤独,常用来表达一种无依无靠的情感状态。
  28. 虚无缥缈([xū wú piāo miǎo]):形容事物飘忽不定、没有真实感,常用来描述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景象。
  29. 空空荡荡([kōng kōng dàng dàng]):形容空无一物、毫无内容的状态,常用来描述空间或心情的空荡。
  30. 虚无飘渺([xū wú piāo miǎo]):指事物虚幻而遥远,难以捉摸,常用来形容不现实的幻想。

虚无的详细解释

虚无(xū wú)是一个哲学概念,指不存在、空无的状态。它描述的是超越具体物质形态的绝对空寂,既没有实体也没有属性,代表着存在的彻底消解。

 

在道家思想中,虚无被视为万物的本源。老子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,这里的无就与虚无概念相通。这种空无并非简单的空缺,而是蕴含着无限可能性。

 

现代语境下的虚无常带有消极色彩,指人生失去意义后的空虚感。当人们感到存在的荒谬与无目的时,就会陷入虚无的体验。这种感受往往伴随着迷茫与焦虑。

 

从艺术角度看,虚无可以创造特殊的审美体验。绘画中的留白、音乐中的静默,都是通过表现虚无来引发观众的想象与思考。这种艺术处理展现了虚无的独特价值。

虚无的出处

虚无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