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造句

胸有成竹的造句(43个)

共有 43 个胸有成竹的造句/例句,分别如下:

  1. 他做这道题胸有成竹
  2. 面对挑战,她胸有成竹
  3. 老师讲课时胸有成竹
  4. 比赛前他早已胸有成竹
  5. 演讲时,他胸有成竹地陈述观点。
  6. 她答题时胸有成竹,令人佩服。
  7. 王老师准备充分,胸有成竹地上台。
  8. 他遇到困难依然胸有成竹,一点都不慌。
  9. 面对面试,李明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问题。
  10. 面对复杂的局面,经理依然胸有成竹地作出部署。
  11. 准备充分,他胸有成竹地完成了所有任务。
  12. 考试时,她胸有成竹地写完每一道大题。
  13. 张强胸有成竹,毫不犹豫地回答了所有问题。
  14. 小李胸有成竹地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,赢得同学们的掌声。
  15. 胸有成竹地告诉同伴:不用担心,这次我们一定会成功。
  16. 专家胸有成竹地解释了这项技术的关键点,让人很有信心。
  17. 经过反复练习后,表演时她终于胸有成竹,发挥出最好水平。
  18. 老师早已胸有成竹,面对学生的提问都能一一化解疑惑。
  19. 他做演讲前已经胸有成竹,整场发言条理清楚,气氛热烈。
  20. 项目启动前,团队负责人胸有成竹地列出了详细的工作计划。
  21. 在众多选手中,她胸有成竹,表现得落落大方,最终取得优异成绩。
  22. 每次上台表演前,他都会准备充分,做到心里胸有成竹才上场。
  23. 老师胸有成竹地解答学生的问题,使课堂气氛轻松又充满信任。
  24. 面对繁重的工作,他胸有成竹地安排部署,让每个成员各司其职。
  25. 新方案论证会上,小王胸有成竹地阐述自己的见解,得到了认可。
  26. 领导胸有成竹地分析了当前的问题,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  27. 他遭遇了诸多压力,却能胸有成竹地完成所有繁杂的工作任务。
  28. 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,她始终胸有成竹,因为她相信努力终会有收获。
  29. 在答辩会上,他胸有成竹地回应评委的提问,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。
  30. 经过数月训练,运动员胸有成竹地完成了自己的比赛项目,最终获得冠军。
  31. 尽管面临很多质疑,他依旧胸有成竹,把自己的理念详细讲述给团队成员。
  32. 这次科普报告会,演讲者胸有成竹地介绍了科学原理,听众收获颇丰。
  33. 每个参与项目的同事都胸有成竹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推进团队目标实现。
  34. 他遇到复杂的技术难题,却能胸有成竹地快速找到解决办法,十分令人佩服。
  35. 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,领导胸有成竹地进行了分析和决策,团队很快走出低谷。
  36. 小张熬夜准备资料,到了会议现场,面对客户时胸有成竹,毫不紧张。
  37. 早上进门前,他已经胸有成竹地做好了汇报准备,结果整个过程十分顺利。
  38. 全班只有他胸有成竹地讲述了实验过程,老师现场提出的问题也对答如流。
  39. 他一边认真复习,一边积极模拟面试,提高自己的能力,最终胸有成竹地上场。
  40. 每天坚持锻炼、认真备考,到了考试那天,他终于胸有成竹地答完了所有考题。
  41. 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突发情况,但他依然胸有成竹地指挥团队走向胜利。
  42. 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团队讨论,负责人胸有成竹地做出了详尽的项目规划。
  43. 经过反复准备,他终于在大会上胸有成竹地发表演讲,赢得了全场的掌声。

胸有成竹的详细解释

胸有成竹(xiōng yǒu chéng zhú)原指画竹前心中已有完整的竹子形象,比喻做事前已有全面考虑和周密计划。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,文中提到画家文同画竹时胸有成竹,故能下笔如有神。

 

使用胸有成竹时,通常形容人在处理复杂事务时表现出的从容自信。这种状态既包含对事情的整体把握,也体现为对细节的精准预判。与临时起意或仓促行事形成鲜明对比,胸有成竹更强调事前的充分准备。

 

在实际应用中,胸有成竹既可形容具体事务的处理,也可指人生重大决策的谋划。比如谈判专家胸有成竹地应对突发状况,建筑师胸有成竹地绘制设计图纸,都体现了这个成语的核心内涵——充分的准备带来绝对的自信。

胸有成竹的出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