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崎岖的近义词(32个)

共找到 32 个崎岖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坎坷([kǎn kě]):形容道路不平坦或人生经历充满挫折与困难,常用于描述生活或旅途中的艰难险阻。
  2. 曲折([qū zhé]):指道路或事物发展过程不平直,充满弯曲和转折,常用来形容复杂或艰难的情况。
  3. 险峻([xiǎn jùn]):形容地形陡峭危险,多用于描述山势或道路的艰难状况。
  4. 高低([gāo dī]):指地势或道路起伏不平,常用来描述表面不平整的状态。
  5. 凹凸([āo tū]):形容表面高低不平,有凸起和凹陷的部分,常用于描述地形或物体外观。
  6. 起伏([qǐ fú]):指地势或事物状态有高有低,波动不定,常用于描述山地或情感变化。
  7. 不平([bù píng]):指地面或道路不平整,也可形容心情或待遇的不公平。
  8. 险阻([xiǎn zǔ]):形容道路或环境充满危险和阻碍,常用于描述艰难的旅程或处境。
  9. 颠簸([diān bǒ]):指车辆或人在不平坦的路上行进时上下震动,常用来形容旅途的辛苦。
  10. 粗糙([cū cāo]):形容表面不光滑,有粗糙不平的感觉,也可比喻事物不够精致。
  11. 险恶([xiǎn è]):指地形或环境非常危险恶劣,常用于描述充满危机的场景。
  12. 嶙峋([lín xún]):形容山石或地形突兀不平,多用于描述奇特或险要的地貌。
  13. 陡峭([dǒu qiào]):形容山坡或道路非常倾斜,几乎垂直,常用于描述难以攀登的地形。
  14. 蜿蜒([wān yán]):形容道路或河流弯弯曲曲,形状不直,多用于描述山路或水流。
  15. 盘旋([pán xuán]):指道路或路径绕来绕去,常用于描述山间小路或复杂线路。
  16. 迂回([yū huí]):形容道路或行动路线曲折绕行,常用于描述迂回前进的路径。
  17. 险要([xiǎn yào]):指地形或位置既危险又重要,常用于描述战略要地或艰难通道。
  18. 凹陷([āo xiàn]):形容地面或表面有向下凹的部分,常用于描述不平整的地貌。
  19. 凸凹([tū āo]):指表面有高有低,不平整的状态,常用于描述物体或地形的形态。
  20. 高耸([gāo sǒng]):形容山峰或物体高高耸立,常与险峻的地形相关联。
  21. 峭拔([qiào bá]):形容山势或地形陡峭挺拔,常用于描述险峻的高山。
  22. 险陡([xiǎn dǒu]):指地形既危险又陡峭,常用于描述难以通行的山路。
  23. 峻峭([jùn qiào]):形容山势高而陡峭,常用于描述地形的险要特征。
  24. 险狭([xiǎn xiá]):指道路或地形既危险又狭窄,常用于描述难以通过的通道。
  25. 崎嵚([qí qīn]):形容山石或地形高低不平,常用于描述奇特的地貌特征。
  26. 嵯峨([cuó é]):形容山势高峻不平,常用于描述壮观而险要的地形。
  27. 巍峨([wēi é]):形容山势高大雄伟,常与险峻的地形相关联。
  28. 险僻([xiǎn pì]):指地形既危险又偏僻,常用于描述人迹罕至的艰难地带。
  29. 坎坷不平([kǎn kě bù píng]):形容道路或人生经历充满挫折与不平顺,常用于比喻艰难处境。
  30. 高低不平([gāo dī bù píng]):指地面或表面起伏不定,不平整的状态,常用于描述地形特征。
  31. 凹凸不平([āo tū bù píng]):形容表面高低不一,有许多凸起和凹陷,常用于描述不平整的地貌。
  32. 起伏不定([qǐ fú bù dìng]):指地势或事物状态波动较大,没有平稳的状态,常用于描述变化。

崎岖的详细解释

崎岖(qí qū)形容道路、山势等高低不平,难以行走。这个词语常用来描绘自然地貌的险峻复杂,比如山路蜿蜒曲折,布满石块和坑洼,行走起来十分困难。

 

除了形容具体的地形,崎岖也可以引申为比喻人生或事物发展的艰难曲折。比如一个人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,可以说他的人生道路十分崎岖。这种用法赋予了词语更丰富的内涵,使其不仅限于描述物理空间。

 

在文学作品中,崎岖常常用来营造一种艰难险阻的氛围。无论是描写实际的旅途,还是象征性的心路历程,这个词都能生动地传达出其中的艰辛与不易。它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颠簸不平、充满挑战的状态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崎岖通常带有一定的负面含义,暗示着困难和阻碍。但在某些语境下,它也可能暗含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成就感,比如克服了崎岖的山路最终登顶的喜悦。

崎岖的出处

崎岖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