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显隐的近义词(15个)

共找到 15 个显隐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明暗([míng àn]):指事物表现出来的明亮与昏暗的对比,常用来形容光线或色调的差异,也可比喻事物的正反两面或表里关系。
  2. 表里([biǎo lǐ]):指事物的外表与内在,常用来形容表面与实质的关系,有时也暗示隐藏与显现的对比。
  3. 内外([nèi wài]):指事物内部与外部的区分,可用来比喻某种对立或互补的状态。
  4. 正反([zhèng fǎn]):指事物的正面与反面,常用来形容两种对立的状态或观点。
  5. 虚实([xū shí]):指虚幻与真实之间的对比,常用来描述事物的真实性或表象与本质的差异。
  6. 真假([zhēn jiǎ]):指真实与虚假的对立,常用于辨别事物的本质或表象。
  7. 明晦([míng huì]):指明亮与昏暗的状态,也可比喻事物的清晰与模糊之间的关系。
  8. 藏露([cáng lù]):指隐藏与显露的对立,常用来形容事物是否为人所知的状态。
  9. 隐现([yǐn xiàn]):指时而隐藏时而显现的状态,常用来描述事物若隐若现的情形。
  10. 显晦([xiǎn huì]):指显现与隐晦的对立,常用来形容事物清晰与模糊的对比。
  11. 明隐([míng yǐn]):指明朗与隐藏的状态,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表象与深层含义。
  12. 露藏([lù cáng]):指显露与隐藏的对立,形容事物是否公开的状态。
  13. 明灭([míng miè]):指明亮与熄灭的状态,也可比喻事物的时隐时现。
  14. 若隐若现([ruò yǐn ruò xiàn]):形容事物时而显现时而隐藏的状态,常用来描述模糊或不确定的情形。
  15. 时隐时现([shí yǐn shí xiàn]):指事物在某些时刻显现又在某些时刻隐藏,形容不稳定的状态。

显隐的详细解释

显隐(xiǎn yǐn)是一个汉语复合词,由显和隐两个单字组成。显指明显、显露,隐指隐藏、隐蔽。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事物或现象在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状态转换。

 

在具体使用中,显隐可以指代视觉上的显现与消失,比如界面元素的显示隐藏功能。这种用法常见于计算机领域,描述用户界面中某个控件或信息的出现与消失。

 

从哲学层面看,显隐体现了事物存在的辩证关系。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显现和隐藏的属性,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构成了世界的复杂性。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概念,就包含着显隐的辩证思想。

 

在文学创作中,显隐手法被广泛运用。作家通过有意识地安排情节的显现与隐藏,制造悬念和想象空间。这种技巧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,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。

显隐的出处

显隐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