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苍白的近义词(29个)

共找到 29 个苍白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惨白([cǎn bái]):形容脸色或光色极为白净,缺乏血色或生气,常用于描述人惊恐或病态时的面容。
  2. 煞白([shà bái]):形容面容因恐惧、震惊或极度虚弱而变得毫无血色,显得非常苍白。
  3. 灰白([huī bái]):指颜色介于灰与白之间,显得暗淡无光,常用来形容面容或物体的色泽缺乏生气。
  4. 惨淡([cǎn dàn]):形容景象或神情暗淡无光,缺乏活力,也可指处境艰难或情绪低落。
  5. 苍凉([cāng liáng]):形容景象或氛围凄凉、萧条,常带有一种孤寂或悲怆的情感。
  6. 苍茫([cāng máng]):形容景象广阔而模糊不清,也可指心情迷茫或无助,带有一种空虚感。
  7. 无神([wú shén]):形容眼神或表情缺乏活力和生气,常用来描述人疲惫或情绪低落时的状态。
  8. 憔悴([qiáo cuì]):形容人因疲劳、忧愁或病痛而面容消瘦、精神不振,显得非常虚弱。
  9. 暗淡([àn dàn]):指光线或颜色不鲜明,缺乏光彩,也可用来形容情绪或前景不乐观。
  10. 黯淡([àn dàn]):形容光色或神情暗淡无光,常用来表达失落或低迷的情感状态。
  11. 苍老([cāng lǎo]):形容人因年老或经历沧桑而显得衰弱,面容或声音透露出岁月的痕迹。
  12. 虚弱([xū ruò]):指身体或精神状态不佳,缺乏力量和活力,常用来描述病后或疲惫的状态。
  13. 萎靡([wěi mǐ]):形容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,缺乏生气,常用于描述人的状态或气氛。
  14. 疲惫([pí bèi]):指身体或精神极度疲劳,显得没有活力,常用来形容劳累过度的状态。
  15. 无光([wú guāng]):形容眼神、面色或物体表面缺乏光泽,显得暗淡无生气。
  16. 无色([wú sè]):指缺乏色彩或生气,常用来形容面容或表情显得空洞、没有活力。
  17. 苍黄([cāng huáng]):形容颜色暗淡发黄,也可指神情慌张或处境狼狈,带有一种失措感。
  18. 惨然([cǎn rán]):形容神情或景象凄惨、悲凉,常用来表达一种令人同情的氛围。
  19. 苍劲([cāng jìn]):形容事物或神态显得老练而有力,但也透露出一种岁月磨砺后的疲惫感。
  20. 无精([wú jīng]):指精神状态不佳,显得疲乏无力,常用来描述人情绪低落或身体不适。
  21. 晦暗([huì àn]):指光线或颜色暗淡不明,也可用来形容情绪或前景显得阴郁、不明朗。
  22. 阴郁([yīn yù]):形容情绪或气氛低沉、压抑,常带有一种沉重或忧愁的感觉。
  23. 苍郁([cāng yù]):形容颜色深沉而暗淡,也可指情绪或景象透露出一种沉闷或压抑感。
  24. 无华([wú huá]):指缺乏光彩或装饰,显得朴素而无生气,常用来形容外表或风格。
  25. 无采([wú cǎi]):形容缺乏色彩或活力,显得单调而无吸引力,常用于描述表情或景象。
  26. 苍然([cāng rán]):形容神情或景象显得老态或暗淡,带有一种岁月流逝的沉重感。
  27. 无血色([wú xuè sè]):形容面容因病痛或惊恐而显得毫无生气,缺乏健康的红润。
  28. 面无血色([miàn wú xuè sè]):形容人的脸色极为苍白,缺乏血气,常用来描述恐惧或虚弱的状态。
  29. 面如土色([miàn rú tǔ sè]):形容脸色灰暗如土,毫无生气,通常用来描述极度恐惧或病重的状态。

苍白的详细解释

苍白(cāng bái)原指颜色暗淡无光,常用来形容脸色缺乏血色或物体色泽暗淡。这个词语既可用于具体事物的色彩描述,也能引申为抽象概念的贫乏无力。

 

在形容人的面容时,苍白往往暗示着身体不适或精神萎靡。比如长期患病者会呈现苍白的面色,受到惊吓时脸色也会突然变得苍白。这种生理反应源于血液暂时性从面部毛细血管收缩。

 

用于文学描写时,苍白能营造出虚弱无力的氛围。月光可以显得苍白,记忆可能逐渐苍白,甚至连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。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色彩词汇的移用,生动传达出事物失去活力的状态。

 

现代汉语中,苍白的引申义使用更为广泛。当形容理论缺乏说服力、语言不够生动时,都可以用苍白来比喻其单薄贫乏的特质。这个词语通过色彩感知的共通性,实现了从视觉到心理的语义跨越。

苍白的出处

苍白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