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迷糊的近义词(20个)

共找到 20 个迷糊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模糊([mó hú]):指事物或感觉不够清晰,难以辨认或理解,常用于形容视觉、记忆或思维状态的不明确。
  2. 朦胧([méng lóng]):形容景象或感觉若隐若现,不够明朗,常带有一种诗意或模糊的美感。
  3. 含糊([hán hú]):指说话或表达不够清楚明确,或者态度不坚定,让人难以捉摸。
  4. 糊涂([hú tú]):形容思维混乱,不明事理,或者对事情缺乏清晰的判断力。
  5. 昏沉([hūn chén]):指头脑不清醒,精神状态低迷,像是半睡半醒的状态。
  6. 混沌([hùn dùn]):形容事物混乱无序,或者思维缺乏条理,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。
  7. 迷蒙([mí méng]):常用来描述视线或景象被遮蔽,不够清晰,也可指意识不够清醒。
  8. 不清([bù qīng]):指事物或想法缺乏明确性,难以辨识或理解,常用于口语表达。
  9. 浑浊([hún zhuó]):原本指液体不纯净,也可形容思维或感觉不够透彻,带有混乱之意。
  10. 暧昧([ài mèi]):指态度、关系或表达不够明确,让人难以捉摸,常用于情感或语境中。
  11. 隐约([yǐn yuē]):形容事物或声音若隐若现,不够清晰,但仍能略微感知到。
  12. 迷离([mí lí]):常用来形容眼神或景象飘忽不定,带有一种模糊或不真实的感觉。
  13. 模糊不清([mó hú bù qīng]):形容事物或表达非常不清晰,难以辨别或理解,强调程度更深。
  14. 朦朦胧胧([méng méng lóng lóng]):形容景象或意识状态若隐若现,不够明朗,常带有一种朦胧美感。
  15. 含含糊糊([hán hán hú hú]):指说话或态度不明确,支支吾吾,让人无法完全明白其意。
  16. 糊里糊涂([hú lǐ hú tú]):形容做事或思考缺乏条理,稀里糊涂地就过去了,带有随意或不认真的意味。
  17. 模模糊糊([mó mó hú hú]):形容对事物的认知或记忆不够清晰,像是蒙着一层纱一样。
  18. 似懂非懂([sì dǒng fēi dǒng]):指对某事似懂非懂,理解不透彻,处于一种半知半解的状态。
  19. 若隐若现([ruò yǐn ruò xiàn]):形容事物时隐时现,不够明朗,给人一种模糊不清的感觉。
  20. 似是而非([sì shì ér fēi]):指事物或观点看似正确,但实际上并不准确,容易让人产生误解。

迷糊的详细解释

迷糊(mí hu)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,通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思维状态不够清晰。当一个人感到迷糊时,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、思维迟缓或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模糊。

 

从心理层面看,迷糊可能源于疲劳、睡眠不足或精神压力过大。这种状态下的人常会感到头昏脑胀,反应迟钝,甚至出现短暂的记忆空白。比如熬夜后第二天起床时的状态,就是典型的迷糊表现。

 

在日常生活中,迷糊也可以用来形容性格特征。有些人天生就比较迷糊,做事常常丢三落四,记性不太好。这种性格上的迷糊往往给人可爱、随性的印象,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小麻烦。

迷糊的出处

迷糊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