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缓急的近义词(32个)

共找到 32 个缓急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轻重([qīng zhòng]):指事情的重要程度或紧急程度,常用来形容需要权衡的优先级。
  2. 急缓([jí huǎn]):表示事情的紧急与从容的对比,用于描述处理事务的先后顺序。
  3. 先后([xiān hòu]):指事情的顺序或优先级,常用在安排事务时的考虑。
  4. 主次([zhǔ cì]):指事务的重要与次要,用于区分优先处理的对象。
  5. 远近([yuǎn jìn]):比喻事情的紧迫程度或关系的亲疏,也可用于时间上的先后。
  6. 松紧([sōng jǐn]):形容事情的紧张程度或时间的宽裕与紧迫。
  7. 快慢([kuài màn]):指速度的差异,也可用来比喻处理事务的节奏。
  8. 长短([cháng duǎn]):常用来比喻时间的久暂或事情的大小轻重。
  9. 高低([gāo dī]):比喻事情的重要程度或价值的大小。
  10. 难易([nán yì]):指事情的难易程度,也可用于安排任务时的优先考虑。
  11. 大小([dà xiǎo]):用来形容事情的规模或重要性,用于判断优先级。
  12. 深浅([shēn qiǎn]):比喻事情的程度或问题的严重性,用于衡量处理顺序。
  13. 厚薄([hòu báo]):常用来比喻关系的亲密程度或事情的轻重。
  14. 好坏([hǎo huài]):指事情的质量或影响,用于判断处理的优先性。
  15. 优劣([yōu liè]):用来比较事情的优缺点或重要程度。
  16. 强弱([qiáng ruò]):比喻力量或影响的对比,也可用于事情的优先级判断。
  17. 多寡([duō guǎ]):指数量的多少,也可用来比喻事情的影响范围。
  18. 贵贱([guì jiàn]):比喻价值的高低或事情的重要程度。
  19. 虚实([xū shí]):指事情的真实性或重要性,用于判断处理的侧重点。
  20. 曲直([qǔ zhí]):比喻事情的是非或道理,用于判断优先处理的方向。
  21. 得失([dé shī]):指利益的得与失,也可用来权衡事情的轻重。
  22. 利弊([lì bì]):指事情的利与弊,用于衡量处理的优先顺序。
  23. 是非([shì fēi]):指对错或道理的判断,也可用于事情的优先考虑。
  24. 黑白([hēi bái]):比喻是非或对错,也用于判断事情的重要性。
  25. 真假([zhēn jiǎ]):指事情的真实性,用于判断处理的先后。
  26. 正反([zhèng fǎn]):指事情的正反两面,用于权衡轻重与顺序。
  27. 上下([shàng xià]):比喻地位或重要性的高低,也用于安排事务的顺序。
  28. 内外([nèi wài]):指范围的区分,也可用来比喻事情的优先级。
  29. 前后([qián hòu]):指时间的顺序或事情的先后安排。
  30. 左右([zuǒ yòu]):比喻影响或控制,也可用于事情的轻重判断。
  31. 重要性([zhòng yào xìng]):指事务的关键程度,用于判断处理的优先级。
  32. 优先级([yōu xiān jí]):指事情的处理顺序或重要程度的排列。

缓急的详细解释

缓急(huǎn jí)是一个汉语复合词,由缓与急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素构成,形象地表达了事物发展或处理事务时的快慢节奏与轻重程度。这个词既可用于描述客观状态,也可用于表达主观判断。

 

在实际使用中,缓急常指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,强调对事务优先级的区分。比如工作中需要根据缓急来安排任务顺序,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优先处理。这种用法体现了中国人处理事务时注重权衡与取舍的智慧。

 

从更深层次看,缓急还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辩证思维。缓与急看似对立,实则相辅相成。懂得把握缓急之道,才能在快慢之间找到平衡,做到张弛有度。这种思想在兵法、医学等领域都有深刻体现。

缓急的出处

缓急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