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饥饱的近义词(32个)

共找到 32 个饥饱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饥渴([jī kě]):形容对食物或水的需求非常迫切,也可引申为对某种事物的强烈渴望。
  2. 饥馑([jī jǐn]):指极度的缺少粮食,导致难以果腹的状态,常用于描述灾荒情景。
  3. 饥寒([jī hán]):形容缺乏食物和衣物,处于困苦的生活状态。
  4. 温饱([wēn bǎo]):指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,有足够的衣食。
  5. 饱足([bǎo zú]):表示吃得足够,肚子不再空虚,感到满足。
  6. 空腹([kōng fù]):形容肚子空空,没有进食的状态。
  7. 充饥([chōng jī]):指通过吃东西来缓解肚子空的状况。
  8. 果腹([guǒ fù]):表示吃东西以填满肚子,解决基本需求。
  9. 挨饿([ái è]):形容因缺乏食物而忍受肚子空的痛苦。
  10. 忍饥([rěn jī]):指强行忍受肚子空的难受,克制进食的欲望。
  11. 饱满([bǎo mǎn]):形容吃得足够,肚子填满,感到满足。
  12. 饥乏([jī fá]):表示因缺少食物而感到疲乏无力。
  13. 食足([shí zú]):指食物充足,足以满足基本需求。
  14. 缺食([quē shí]):形容食物不足,难以填满肚子。
  15. 饿乏([è fá]):因没有足够的食物而感到虚弱和疲惫。
  16. 饱胀([bǎo zhàng]):形容吃得过多,肚子感觉很撑。
  17. 空虚([kōng xū]):可指肚子空空,也可引申为内心感到空荡。
  18. 饥虚([jī xū]):指因缺乏食物而感到身体虚弱无力。
  19. 饿肚([è dù]):口语化表达,指肚子空空,急需进食。
  20. 饱腹([bǎo fù]):表示吃饱了,肚子不再空荡。
  21. 饥困([jī kùn]):因缺少食物而感到困乏和无力。
  22. 食饱([shí bǎo]):指吃得足够,基本需求得到满足。
  23. 饿极([è jí]):形容非常缺乏食物,处于极度空腹的状态。
  24. 填腹([tián fù]):指通过进食来填满肚子,解决空腹感。
  25. 饥窘([jī jiǒng]):形容因缺乏食物而陷入窘迫的境地。
  26. 饱实([bǎo shí]):表示吃得充足,肚子感觉充实。
  27. 饥弱([jī ruò]):因没有足够的食物而身体变得虚弱。
  28. 食缺([shí quē]):指食物不足,无法满足基本需求。
  29. 饿瘦([è shòu]):因长期缺乏食物而导致身体消瘦。
  30. 饱餐([bǎo cān]):指吃一顿丰盛的饭菜,感到非常满足。
  31. 饥饿难耐([jī è nán nài]):形容肚子空空的状态难以忍受,急需进食。
  32. 食不果腹([shí bù guǒ fù]):指食物不足,连基本需求都无法满足。

饥饱的详细解释

饥饱(jī bǎo)是一个汉语词汇,用来描述食物摄入量的状态。它由饥和饱两个字组成,分别表示饥饿和饱足两种相对的状态。

 

从字面意思来看,饥饱可以理解为饥饿与饱足之间的平衡。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动物在饮食方面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满足。当食物摄入不足时,就会处于饥饱中的饥的状态;而当食物摄入充足时,就会达到饥饱中的饱的状态。

 

在实际使用中,饥饱不仅指生理上的饮食需求,有时也用来比喻其他方面的满足程度。比如可以说一个人对知识的饥饱,表示其对知识获取的渴望程度。这种用法体现了汉语词汇丰富的引申意义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饥饱通常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出现,强调两种状态的对比与平衡。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适度、中和的重视,既不主张过度饥饿,也不提倡暴饮暴食。

饥饱的出处

饥饱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