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义正的反义词(29个)

共找到 29 个义正的反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不义([bù yì]):指不符合道义或公正的行为或态度,常用来形容违背道德准则的做法。
  2. 邪恶([xié è]):形容极度不道德、恶毒或有害的行为或品质,与正义和善良完全对立。
  3. 不正([bù zhèng]):指不端正、不符合正道,常用来形容行为或思想偏离正确方向。
  4. 偏邪([piān xié]):指偏离正道,带有不正当或不道德的倾向。
  5. 不公([bù gōng]):指不公平、不公正,缺乏应有的正直和平衡。
  6. 不端([bù duān]):指行为或品行不端正,常带有道德上的负面含义。
  7. 邪气([xié qì]):形容不正之风或不良的气质,与正直和纯正相对。
  8. 不轨([bù guǐ]):指行为不遵循正道,常用来形容心怀不正或有不良企图。
  9. 邪念([xié niàn]):指不正当、不道德的想法或动机,与正直的思想对立。
  10. 歪风([wāi fēng]):指不健康、不正派的社会风气或行为倾向。
  11. 不法([bù fǎ]):指不遵守法律或道德规范,带有违法或不道德的性质。
  12. 邪道([xié dào]):指不正当、不道德的道路或方法,与正道相对。
  13. 不德([bù dé]):指缺乏道德或品德,常用来批评人的行为不端。
  14. 邪僻([xié pì]):形容思想或行为偏离正道,带有不端正或怪异的特性。
  15. 不廉([bù lián]):指不廉洁,缺乏正直和清白,常用于形容贪污或腐败。
  16. 邪说([xié shuō]):指不正确的言论或观点,常带有误导或有害的性质。
  17. 不直([bù zhí]):指不正直,缺乏坦荡或公正的态度。
  18. 邪见([xié jiàn]):指错误的见解或观点,与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相悖。
  19. 不诚([bù chéng]):指不诚实,缺乏真诚和正直的品质。
  20. 邪心([xié xīn]):指不纯正、不道德的内心想法或动机。
  21. 不忠([bù zhōng]):指不忠诚,违背道义或责任感。
  22. 邪行([xié xíng]):指不道德或不正当的行为,与正直的行为相对。
  23. 不仁([bù rén]):指缺乏仁爱之心,行为或态度冷酷无情。
  24. 邪佞([xié nìng]):形容人言行不正,狡诈且带有不良动机。
  25. 不信([bù xìn]):指不守信用,缺乏诚信和正直的品质。
  26. 邪曲([xié qǔ]):指不正直、歪曲事实或道理的行为或态度。
  27. 不义之财([bù yì zhī cái]):指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,与公平正直的原则相违背。
  28. 歪风邪气([wāi fēng xié qì]):形容不健康、不正派的社会风气或不良行为倾向。
  29. 邪门歪道([xié mén wāi dào]):指不正当、不道德的手段或方法,与正道完全对立。

义正的详细解释

义正(yì zhèng)是一个汉语复合词,由义和正两个字组成。义指道义、正义,正表示端正、不偏斜。义正合起来形容言行符合道德规范,立场公正严明。

 

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人在表达观点或处理事情时态度严肃认真,坚持原则。比如义正辞严就是指言辞严厉而公正,让人无法反驳。在古代文献中,义正多用于描述官员判案或学者论辩时的正直态度。

 

现代汉语中,义正的使用范围更广。可以形容人说话办事公正无私,也可以形容某种观点或主张合乎道义。这个词带有明显的褒义色彩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义和正直的推崇。

义正的出处

义正的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