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近义词

糊涂的近义词(52个)

共找到 52 个糊涂的近义词,分别如下:

所有近义词释义

  1. 迷糊([mí hu]):指头脑不清醒,思维混乱,容易搞混事情。
  2. 昏聩([hūn kuì]):形容人头脑不清,判断力差,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。
  3. 懵懂([měng dǒng]):指对事物缺乏了解,头脑不清醒,显得呆傻。
  4. 模糊([mó hu]):指对事情的认知或记忆不清,缺乏清晰的判断。
  5. 昏庸([hūn yōng]):形容人缺乏智慧,处事不明智,显得愚钝。
  6. 愚昧([yú mèi]):指缺乏知识和见识,对事物认识不清。
  7. 愚钝([yú dùn]):形容人反应迟缓,头脑不够灵活。
  8. 迟钝([chí dùn]):指思维或反应速度慢,缺乏敏捷的判断力。
  9. 痴呆([chī dāi]):形容人头脑迟缓,缺乏正常的思维能力。
  10. 呆滞([dāi zhì]):指人反应慢,思维不活跃,显得木讷。
  11. 木讷([mù nè]):形容人言语和思维不够灵活,显得迟缓。
  12. 笨拙([bèn zhuō]):指人做事或思考时不够灵巧,显得迟钝。
  13. 鲁钝([lǔ dùn]):形容人头脑不灵活,反应较为迟缓。
  14. 混沌([hún dùn]):指思维或认知混乱不清,缺乏条理。
  15. 朦胧([méng lóng]):形容对事物认识不清,缺乏明确的理解。
  16. 含糊([hán hu]):指对事情的表达或理解不清晰,模棱两可。
  17. 迷茫([mí máng]):形容对方向或目标不清,心中没有明确的想法。
  18. 困惑([kùn huò]):指对问题或情况感到疑惑,缺乏清晰的认识。
  19. 疑惑([yí huò]):形容心中有疑问,对事情缺乏确定的判断。
  20. 茫然([máng rán]):指对事物或处境感到无从下手,心中一片空白。
  21. 无知([wú zhī]):指缺乏知识或见识,对事情没有正确的认知。
  22. 浅薄([qiǎn bó]):形容人的见识或理解不够深入,显得肤浅。
  23. 愚蠢([yú chǔn]):指缺乏智慧,处事或判断显得不明智。
  24. 呆笨([dāi bèn]):形容人反应迟缓,缺乏灵活的思维能力。
  25. 迟缓([chí huǎn]):指思维或行动不够迅速,显得不敏捷。
  26. 不清([bù qīng]):形容对事情的认识或记忆缺乏清晰度。
  27. 浑浊([hún zhuó]):比喻思维或认知不够明晰,显得混乱。
  28. 麻木([má mù]):指对事物缺乏敏感的反应,显得迟钝无感。
  29. 懵懵([měng měng]):形容人头脑不清醒,对事情缺乏明确的认知。
  30. 迷迷([mí mí]):指头脑不清醒,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。
  31. 愚鲁([yú lǔ]):形容人缺乏智慧,反应和思维较为迟钝。
  32. 痴愚([chī yú]):指人头脑简单,缺乏明智的判断能力。
  33. 蒙昧([méng mèi]):形容人缺乏知识和见识,认知不清。
  34. 昏暗([hūn àn]):比喻头脑或思维不够明亮,缺乏清晰的认知。
  35. 浑浑([hún hún]):形容人头脑不清,思维缺乏条理和清晰度。
  36. 迷乱([mí luàn]):指思维或情绪混乱,对事物缺乏明确的判断。
  37. 昏乱([hūn luàn]):形容头脑混乱,缺乏条理和清醒的认知。
  38. 愚笨([yú bèn]):指人缺乏聪明才智,反应和思维不够灵活。
  39. 迷失([mí shī]):形容对方向或目标感到困惑,缺乏清晰的指引。
  40. 不明([bù míng]):指对事情缺乏明确的了解或判断。
  41. 昏迷([hūn mí]):比喻头脑不清醒,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。
  42. 愚拙([yú zhuō]):形容人缺乏智慧,处事显得笨拙不灵巧。
  43. 浑噩([hún è]):指头脑不清醒,思维混乱,缺乏明辨能力。
  44. 痴钝([chī dùn]):形容人反应迟缓,缺乏敏捷的思维能力。
  45. 蒙混([méng hùn]):指对事情缺乏清晰的认识,显得混乱不清。
  46. 惛愦([hūn kuì]):形容人头脑昏沉,缺乏清醒的判断能力。
  47. 迷惘([mí wǎng]):指对事物或处境感到疑惑,心中没有明确方向。
  48. 浑蒙([hún méng]):形容思维或认知不清,处于一种模糊状态。
  49. 糊里糊涂([hú lǐ hú tú]):形容做事或思考时缺乏条理,头脑不清醒。
  50. 稀里糊涂([xī lǐ hú tú]):指对事情缺乏清晰的认识,显得混乱不明。
  51. 一知半解([yī zhī bàn jiě]):形容对知识或事情了解不深入,认识不全面。
  52. 不明不白([bù míng bù bái]):指对事情的真相或情况缺乏清楚的了解。

糊涂的详细解释

糊涂(hú tu)是一个常用的汉语词汇,通常用来形容人思维不清、不明事理的状态。当一个人头脑混乱、无法理清思路时,就可以说他很糊涂。这种状态可能源于疲劳、困惑或缺乏判断力。

 

从更深层次来看,糊涂也可以指对事物认识不清、理解不透彻。比如在处理复杂问题时,如果缺乏足够的信息或经验,就容易陷入糊涂的状态。这种理解上的模糊不清,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。

 

在日常生活中,糊涂有时也带有宽容的意味。当我们说某人老糊涂了,可能并非完全贬义,而是对其年迈后思维能力的自然衰退表示理解。这种用法体现了汉语中委婉表达的特点。

糊涂的出处

糊涂的例句